姚秦 鸠摩罗什(三四四至四一三) 《佛说阿弥陀经》
刘宋 求那跋陀罗(三九四至四六八) 《佛说小无量寿经》 已失传
唐 玄奘(六○二至六六四) 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
近代因牛津大学刊行梵本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日本遂掀起研究之热潮,如藤波一如著有《和英支鲜四国语译梵文阿弥陀经》、荻原云来著有《梵藏和英合璧净土三部经》 [] ,及木村秀雄著有《小阿弥陀经》。西夏译本收藏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 [2] ,而藏文版《圣大乘乐有庄严经》译于八世纪。
古往今来,对该经的注疏极多,最著名的中文本注疏有十三种,以明朝莲池的《阿弥陀经疏钞》、幽溪的《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》和蕅益的《阿弥陀经要解》最为精要。印光大师评论说:“《弥陀》一经,得此三疏,法无不备,机无不收。”
二、《佛说阿弥陀经》的基本内容
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讲述《阿弥陀经》,大致包含三方面内容:依正妙果以启信、执持名号以立行和诸佛赞叹劝发愿。
《维摩诘所说经》云:?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道。”面对功利心重的众生,《佛说阿弥陀经》第一部分从?“果”入手,向人们描述了极乐净土依报、正报庄严。?“依报”指极乐国土理想的生存环境,物质极大丰富,各取所需,四季如春,气候宜人,风光旖旎,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;?“正报”指我们自身相好光明,身心清净,言语优雅,寿命无量,令人生起信心,心甘情愿地往生到那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