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3.25王哲,虔州刺史 [1] ,在平康里治第西偏 [2] ,家人掘地,拾得一石子,朱书其上曰“修此不吉”。家人揩拭,转分明,乃呈哲。哲意家人惰于畚锸,自磨,朱深若石脉。哲甚恶之。其年哲卒。[1] 虔州:今江西赣州。
[2] 平康里:即平康坊。唐代长安城坊。王哲,虔州刺史,在京城平康坊修建西偏房,家人挖地时捡到一枚石子,上面有红字是“修此不吉”。家人擦拭石头,字迹越发清晰,就拿给王哲。王哲猜想是家人懒于修建编的谎话,亲自磨石头验视,那红字就像石头的纹理一样深。王哲心里十分厌恶。当年王哲就去世了。
X3.26世有村人供于僧者,祈其密言 [1] ,僧绐之曰:“驴。”其人遂日夕念之。经数岁,照水,见青毛驴附于背。凡有疾病魅鬼,其人至其所立愈。后知其诈,咒效亦歇。[1] 密言:这里指僧人持念的禁咒之类。当世有个村民供养和尚,祈求和尚教给他秘咒,和尚欺骗他说:“驴。”这人于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念。过了几年,他到水边照见自己,发现有头青毛驴附在背上。凡是人家有疾病邪祟,这人一到病就好了。后来明白是和尚骗他,咒语也就不灵了。
X3.27秀才田瞫云:太和六年秋,梁州西县百姓妻 [1] ,产一子,四手四足,一身分两面,项上发一穗,长至足。时朝伯峻为县令。[1] 西县:在今陕西勉县西。秀才田瞫说:大和六年秋,梁州西县有家百姓,妻子生下一个孩子,四只手,四只脚,全身背面和正面相同,脖子上有一绺长长的头发,一直垂到脚。当时朝伯峻任西县县令。
X3.28韦斌虽生于贵门 [1] ,而性颇厚质,然其地望素高 [2] ,冠冕特盛。虽门风稍奢,而斌立朝侃侃 [3] ,容止尊严,有大臣之体。每会朝,未常与同列笑语。旧制,群臣立于殿庭,既而遇雨雪,亦不移步于廊下。忽一旦,密雪骤降,自三事以下 [4] ,莫不振其簪裾,或更其立位,独斌意色益恭,俄雪甚至膝。朝既罢,斌于雪中拔身而去,见之者咸叹重焉。斌兄陟 [5] ,早以文学识度著名于时,善属文,攻草隶书。出入清显,践历崇贵,自以门地才华 [6] ,坐取卿相,而接物简傲,未常与人款曲 [7] 。衣服车马,犹尚奢侈 [8] 。侍儿阉竖,左右常数十人。或隐几搘颐 [9] ,竟日懒为一言。其于馔羞,犹为精洁,仍以鸟羽择米。每食毕,视厨中所委弃,不啻万钱之直。若宴于公卿,虽水陆具陈,曾不下箸。每令侍婢主尺牍,往来复章,未常自札,受意而已,词旨重轻,正合陟意,而书体遒利,皆有楷法,陟唯署名。自谓所书“陟”字如五朵云,当时人多仿效,谓之郇公五云体 [10] 。尝以五彩纸为缄题 [11] ,其侈纵自奉,皆此类也。然家法整肃,其子允,课习经史,日加诲励,夜分犹使人视之。若允习读不辍,旦夕问安,颜色必悦。若稍怠惰,即遽使人止之,令立于堂下,或弥旬不与语。陟虽家僮数千人,应门宾客,必遣允为之,寒暑未尝辍也,颇为当时称之。然陟竟以简倨恃才,常为持权者所忌。[1] 韦斌(?—755):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武则天朝宰相韦安石之子。唐玄宗时,历官秘书丞、中书舍人、太常卿等职。